儒道至圣_第575章 诗文抵罪,春秋决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5章 诗文抵罪,春秋决狱 (第5/6页)

人静静等待方运诵经。

    方运休息片刻,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懒洋洋站起来,但随后目光专注,腰身笔直,面向圣庙方向作揖。

    “学生方运,因迟救不义之人,遭人诬陷,本想静等圣院昭雪,怎奈学生乃本年进士试考生,已然报考。学生欲以考生之身效仿《春秋》决狱,行诗文抵罪,若中会试第一成会元,则可抵罪,若不成,则罪罚加倍!”

    春秋决狱乃是半圣董仲舒所创,以孔圣理念判案,此举虽然触怒法家,但因并非所有案件都如此评判,法家也并没有完全禁止,在一些国家陆续施行。

    后来,又形成了“诗文抵罪”,只要不是大罪,当年赴考的考生都可进行诗文抵罪,先获得科举的资格,之后若获得当地科举第一,便可抵罪。

    诗词抵罪中有许多禁止抵罪的罪行,方运不过是“见死不救”和“抢夺蒙家财物”,并未列入不可抵罪的罪行中。

    十国近十年来至少有上千读书人进行诗文抵罪,但成功者不过十几人,景国唯有一人成功,乃是著名进士卫宇煌,他曾亲自给方运送重阳节文会请柬。

    诗文抵罪需要得到负责圣院常务的东圣、刑殿阁和本国皇室三方认同。

    东圣和景国皇室的认同过程极为简单,但刑殿阁不同。

    刑殿阁除了“荣誉阁老”由众圣兼任,实权阁老是清一色的法家大儒。

    李悝世家、商鞅世家、李斯世家、韩非世家等等法家世家把持九位阁老中的七位,而另外两位则由非世家的法家大儒担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