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五十章 曹魏南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曹魏南追 (第1/7页)

    历史上诸葛亮为人谨慎,因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落得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名头。

    包括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也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说诸葛亮带兵打仗不行,而是相比于他的治理国家能力,打仗和谋略能力稍次而已。

    如一个学霸六科成绩,其它都是一百分,总有两门只考96或者98分,就并不意味着这两门成绩跟别人比差得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亮军事能力确实差,只不过是相对于他自己的其它能力而言。

    要是跟别人比起来,那少说也得95分以上,属于一流军事能力。

    他历史上奇谋少也并非不能做奇谋,几次北伐,虚虚实实,分兵做佯攻和奇袭的例子就不少。

    只是当时季汉国力弱,经不起折腾,这才以谨慎为主。

    如今大汉国力如何?

    可谓是烈火烹油,蒸蒸日上。

    有如此强悍的国力支撑,为何不能设伏?

    当下诸葛亮就开始做起了退兵的安排。

    不过退兵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因而内部先以收拾辎重行礼为主,待整顿结束之后,再开始撤退。

    十余日后,九月初,曹军后方,颍川鄢陵县县府之中,司马懿坐在下首第一个位置。

    上面主位坐着夏侯渊。

    曹丕这个时候已经回洛阳去了,但他还是派了司马懿过来执行命令。

    具体什么命令也简单,如果汉军那边有破绽,那么司马懿可以看时机向夏侯渊建议是出兵进攻还是坐观局势。

    要是汉军那边撤退比较整齐,无懈可击,那么司马懿就协助夏侯渊也把主力撤回洛阳。

    现在曹军在前线的人手实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