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_What If?(025)天津谍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What If?(025)天津谍影 (第2/14页)

、药品原料等等德国人送来的速度倒是很快。为了避免实

    验异味造成邻居困扰,在晴儿指挥下公司人员很快在庙行镇过去靠近蕴藻滨的田

    园中设立起实验室。

    实验室空间宽阔,除了这时代还没发明的设备G、HPL、Mss等

    之外几乎一应俱全。要说起麻烦事真正讨人厌的是缺乏原料,在廿一世纪只要打

    通电话,SIGMA的业代一两个钟头内就会把需要的药品送来,但在这个连二

    次去离子水、盐酸硫酸都得自己搞定的年代,怎幺搞出实验原料药就成了花时间

    又烦闷的工作。所幸晴儿派来几个聪明伶俐的帮手,经过简单训练后慢慢可以帮

    我调製各种基本前驱物,省掉我不少工夫。

    回到民国初年已经三、四个月时间,回来前除了熟记黑田同学提供资料中各

    种基本状态介绍讯息外,其实我自己也花了点时间了解一下92、3年代

    本行上发展的趋势与当年是场需求讯息。考虑到次世界大战战况,磺胺类製

    剂是我的首选──目前虽然在生产「对乙醯氨基酚」上已达量产规模,但不管怎

    幺说对乙醯氨基酚还只是口服退烧止痛药,对于战场外伤后续出现的发炎没有效

    用。

    而磺胺类药物俗称「消炎药」,历史上96年就被德国人合成出来当染

    料用,后来到932年德国拜耳公司才发现到这种染料对链球菌有非常神奇的

    疗效,在青霉素等微生物抗生素广泛使用前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抗菌剂,而因为生

    产容易、价格低廉,直到廿一世纪都还大量使用在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