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打工那些年_第341章 再忆阿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1章 再忆阿婵 (第1/6页)

    我是静观着,可覃村长那边却也出奇的安静,仿佛那场让他丢面子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正如前清大学士纪晓岚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星期后,村书记出院了;他出院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我家,跟我商量有关承包七星漳的事。

    虽然我去现场查勘过一回,也只是在冰天雪地里走马观花,加之在农活方面我是个外行,根本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对于承包的事,我爸始终持反对的态度,他的意见是:承包后养鱼咱没技术;继续种水稻,成本重;前期的水利改造、种子、人工、农药、化肥、中期的田间管理、还有公粮上缴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几个插田的人发了财的!解放前的地主,也是靠田土出租,没有人会自己去种的!

    因农药、化肥等主要生产成本的逐年攀升,而国家对粮食的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又小的可怜,加上外出打工的人赚回来的钱也越来越多,腰里越来越硬茬,致使留守在家的人对种田失去了基本信心,普遍都只种了能完全满足全家人吃饭的田,剩下的要么就送给了那些愿意插田的勤快人去耕种,要么就干脆荒弃。

    直到2004年开始,国家为了确保国人的粮食安全,先后出台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户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放开了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民种田;2006年开始又取消了农民的上交,才渐渐提升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国家的惠农政策一下达,又成了个别村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