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3 (第4/4页)
为命。我返乡守制时,杨家大郎才刚科考及第。紫云案发后,我返回京城,未见到他,不知道他飘零何所了。” 谢庸道:“他去了关内汧阳,在县学当诗文先生。” 李相看他:“你——” “是,庸年少时,得杨先生指点颇多。” 李相过了半晌才唏嘘点头,又扭头看周祈:“你们兄妹能相见,真是老天垂怜。有你阿兄在,你与子正成亲时,就更像样儿了。” 谢庸看向李相,又垂下眼,老人家果然什么都知道。 周祈咬着唇点点头。 紫云台案经过这阵子突审,眉目已清,谢庸以归乡扫墓为由,请假陪周祈去汧阳。 他们临行,皇帝还专门见了见他们,送给他们每人一柄马鞭。 皇帝笑道:“珍惜着些用,以后再想得也没有了。做这些的家伙什儿都已经给将作监了。”说完,叹息一声,语气中无尽的遗憾。 谢庸和周祈都笑。 今上或许成不了什么英明神武的帝王,但却是个懂事儿的皇帝,这就很好。 谢庸与周祈在半路馆驿中遇到了杨延,他看到先帝罪己诏,又收到谢庸书信,等不及,亲身赶往京里。 见到这位阿兄,周祈才知李相说父亲“风华无双”并非溢美之词,阿兄羸马旧袍,风尘满面,却难掩卓然风姿。周祈看他举手抬足还有说话时的神情,又觉得有些熟悉——哦,是阿庸…… 面对周祈,落拓潇洒的杨延却有些无措。他看了周祈半晌,终于把面前的女郎与想象中的小婴孩儿合为一体:“眉眼像婶母,鼻子嘴像阿叔,这么神采飞扬……你比我们想的还要好。”杨延眼圈微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