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寄印传奇】33 (第9/13页)
是帮卸妆,又是搬道具,至今没和我说过两句话。 直到刚刚,她才喊我吃饭,又叮嘱陈瑶别落东西。 晚餐订在附近的一家川菜馆,据我老姨说,「它家的海鲜烧烤很厉害」。 虽然搞不懂为啥川菜馆最拿手的是海鲜烧烤,我们还是点了海鲜烧烤。 二十来号人,一包间,三桌。 与我们同桌的除了郑向东、牛秀琴,还有团里的两位老艺术家——也没多老 ,姥爷的师妹而已,以前在市歌舞团,后来和郑向东一起进了文化馆,当年母亲 请他们出山可是费了好一番功夫。 偏偏那年平阳某录像厅突发火灾,死伤四五十人(民间流传已过百,没准你 也记得,举国轰动的大新闻,足够人们兴奋仨俩月)。 国务院发文件,加强营业场所整顿,省政府更是信誓旦旦,严格娱乐业运营 审批。 所谓「严格」,翻译成老百姓能听懂的话就是:一般情况下,一律暂停各类 资格证的发放。 后来我知道,演出团体执照需向文化局申请,经纪机构执照需向文化厅申请。 以火灾为界,之前是耗时,之后几乎是耗命。 尽管奶奶早早祭出了牛秀琴,前前后后还是碾了好几个月。 那阵母亲四处奔波,却乏有收获,回到家还得「不听老人言」,乃至一度想 放弃。 只是这「演出合同、银行贷款都是小事儿」,「砸了人家的铁饭碗实在不好 交代」。 某种程度上讲,没 有这几位评剧界老前辈,就没有凤舞剧团。 第一茬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