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七章 前缘 (第3/4页)
不外行:“这个祖刻本,是目前见过的所有拓本高清图片里,印迹最清晰的。” “就好像我那个一刀平五千的钱母,拓本越是原本越清晰,越往后翻刻越模湖,《淳化阁贴》各个时期的翻刻拓本,仔细观察,字迹的清晰程度差异还是很大的。”说完打开祖刻本的第八本:“看这里,还解开了启老的一个疑惑。” “怎么讲?”李启严问道。 “王献之写的散骑的骑字,在懋勤殿本当中是长竖带钩,但是启老认为如果是长竖带钩的话,钩的起笔就不该回笔再出钩。” “这样在钩下会留下一个竖尖,启老认为王献之不会写出这样的败笔,因此这应该是匠人翻刻的时候,见到的祖本已经有了伤损,想象为之,或者翻刻好的刻板在这个部位遭到了损伤,导致拓印出来后多了一笔,总之非献之笔墨所为。” “现在看祖刻本上这个骑字,可字原就不带钩,而是形如柳叶的长针竖,可算是解了一桩公桉。” 说完对李启严拱手:“恭喜李公,其实这同时也侧证了毕士安祖刻本的真实性。它的确是比南宋翻刻的懋勤殿本年代还要早,加上毕文简的跋文,实在可以称作绝品了。” 这四本祖刻本之所以被称作“毕士安祖刻本”,原因就是因为最早是赏赐给宋朝宰相毕士安的。 毕士安在北宋其实应该算是着名的宰相,不过现代人却很少知道他。 毕士安字仁臾,代州大同人,宋太祖乾德四年中进士,宋真宗即位后,拜工部侍郎、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 他的最大功绩,是一力向宋真宗推荐寇准,宋真宗拗不过他,最终同意同时任命毕、寇二人为平章事,即宰相。 寇准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