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31节 (第8/9页)
人营,谁都知道飞黄腾达只是时间问题。 方以智更不必说,直接被召回,官升两级,统掌翰林,这可是多少清流文官们梦寐以求的位置,据说天子数次召之入宫,相谈甚欢。 甚至唯一一个比较边缘的陈贞慧,别看人家和你侯方域一天吹牛打屁,但人家早就有举人功名了!正打算参加今年恩科会试呢,根据小道消息,为了填补人才空缺,这次恩科录取人数不少,以陈贞慧的才学,说不得便能进士及第。 唯有侯方域,好像大家都忘了还有这个人一般,依旧只能在这秦淮河边喝花酒。 当然,郁闷的不只他一人,还有他爹侯恂,本来以为自己身为崇祯朝的户部尚书,论资历不知比内阁的瞿式耜、陈子壮、姜曰广等人高到哪里去了。 但事实上,朝廷不仅没有什么“召回任用”,反而做出许多让昔日东林复社一党们有些慌张的举动。 就在月前,宫里让内阁“清理自弘光以来殉节忠臣,追授勋名”,也就是在清算完当年带头降清的软骨头后,同样的,也要追封肯定那些在明清战争中死命殉节的忠臣。 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除了史可法、夏允彝、黄道周等人,其中还有一个名字列在前面。 马士英 这份名单一出,顿时让许多原复社士子哗然,朝廷不但肯定了马士英抗清死难的功绩,还追授他为太子少保、学士衔,和史可法、夏允彝等人一起立香火于孝陵南面,即将新建的忠烈祠。 为马士英翻案,最早是夏完淳通过陈子龙表达的请求,明清之时,马士英由于出身阉党,多留骂名,但惟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一直持公论。 皇帝的肯定,似乎在昭示某种态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