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_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43节 (第5/7页)

看着手中南京方面急递过来的内阁奏章,以及两份内阁签发的公文。

    文中,瞿式耜提到了三件事情。

    其一,是北方政权重建。

    北方诸省,这番战胜之后,瞬时间就要多出几十个府,数百个县,需要大量的得力官吏人手。

    但官员选用又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就是光烈朝毕竟是依托于南方建立的政权,朝中官员,均以南居多,尤其是两广,如此一来,恐难平衡,容易为日后党争埋下隐患。

    这话,也就是瞿式耜这种从龙元老敢说了,其余人,无论支持哪一方,都容易招人记恨。

    其二,便是北方的流民问题。

    只是已经从清军手中完全光复的淮北、襄樊地区,流民问题就不下数十万。

    可以想象,在完全拿下山东、河南、北直、山西各省以后,明廷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加深重。

    这几乎是一个无底洞,要吞没不知多少粮食、银钱。

    故而,内阁加大了今年夏收粮食的收购,财部增派三百五十万元预算。

    但在这个决议在七科(六部增设了财部,六科自然也要增设财科)那边,遇到了钉子。

    财科认为光烈七年,内阁批复的财政支出实在太多,有赤字风险。

    仅军费一项,先后已经不下两千万,毕竟是战时,这倒是能理解。

    但正因为如此,其他方面就该缓一缓,粮食问题完全可以等到秋收,或者光烈八年再进行。

    内阁商议后,又提出这笔钱可以使用银行发行国债,同样被批驳。

    自光烈三年以来,国债发行已经超过八百万,自明年起,连本带息,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