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去古代_分卷阅读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 (第1/4页)

    杂吏的话,像给咱们安排住宿,发放路引的小吏,大多都是本地人在衙门谋的差事,这等小吏,都是不入品级,全由当地县令安排,不过一般的县令清高,不愿管这些事,所以往往是县令手下的主簿负责。”

    “至于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功曹史等,就需要由评上品级的书生们出任,出任这等文吏的,都是下品学子,我等良民,都可以参与考评,不过一辈子最多也就是在县里打滚,难有出头之日。”

    “再往上如县令,或者郡里,乃至洲里的官员文吏,都得有士族或者寒门出身方可,也只有他们,才算真正入仕,才有升迁可能。”

    星河听得半懂不懂,不由问道:“文吏什么?考评又是什么?士族和寒门又怎么区分?”

    老书生只当星河好学,也就给他解释:“文吏指的是一地衙门里,除了武官之外的其他人。至于武官,因各国尚武,尤其雍朝自任公出任宰相以来,百姓都可习武,武官所需要的武力尤其强大,因此单独划分出来,另成体系,不与文吏相同。”

    “考评是朝廷选拔文官的方法,朝廷每三年有中正官下来各地进行考评,一看学问,二看德行,三看家世。考评结果分三六九品,一品为圣人,乃是虚品,是以二品最高。一二三品为上品,四五六品为中品,七八九品为下品。

    以前任公未出,法纪松弛,士族掌控国家,中正考评首重家世,世家子弟考评从未低过六等,满朝文武,俱是豪门。寒门能评上的,最高也不过六品,至于百姓,更是连参与考评的资格都没有。”

    “再说世家,要说世家也简单。若以雍朝看,只需记得八个字:王谢任陈,李崔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