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大结局 (第5/6页)
偏当事人萧采芝对此毫无察觉。 此时,她惊得险些从座椅上跌落,拼命摆手:我不行的,母仪天下这种事,你看我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全,哪有这等 萧采芝说了一半忽然发现,自己是唯一人选,若她要让贤,岂不是给了即墨清娶妻纳妾的理由?左思右想,她不是很自信的问了句, 当皇后需要做什么? 侍寝,即墨清一脸认真,请皇后深明大义,务必履行职责。 封后制文一下,宫中上上下下顿时忙碌起来。 萧采芝数次想跟即墨清提起太子那日所言,只是事情过去这么久,早已无法查验真假,若是真的,还害他内疚自责,亦无法重修旧好,反倒徒增伤悲。 萧采芝趁着空隙,又去了一次天牢。即墨悠整个人消瘦不少,他将萧采芝带来的美酒一饮而尽,道了句谢。萧采芝临走时,听他嘱托道好好待七弟,不免有些心酸,回了句放心,便匆匆离去。 再一次听到即墨悠的消息,是第二天清晨的急报。 说是深夜狱卒守夜犯困,早晨醒来才发现即墨悠已自裁于天牢。据说他挠破了脸和颈项,死状凄惨,只留下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萧采芝小心翼翼地观测即墨清,见他神色怔怔,又像心中大石头落地般悄然舒气,随即安排厚葬,象征性革了狱卒的职便不再深究。 嘉礼前三日,萧采芝便开始斋戒沐浴,静心自修,不与他人过多接触。待嘉礼前一日,同皇上、众官员前往奉先殿行礼,告知册封之事。 当日,天蒙蒙亮时起来梳妆打扮,戴九龙四风冠,着一身典礼服,在中宫静候仪仗队。奏乐渐近,萧采芝打起精神,走出阁楼,正色立于大殿中,听引礼使宣礼,持册书、放宝玺,女官说跪,她就跪,女官奏兴,她就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