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 (第4/4页)
随意一插,抬手抹了把额头。 树下,孟千姿似乎也看出事情有了转折:“怎么说?” 湘西这个地方,尤其是山区,至今还流传着一些诡异的民情风俗,这挂稻草假尸,也许就是其中一种,孟劲松低下头:“假的,可能是为了辟邪或者送晦气,随便把仿制的尸体挂在路边的树上……” 事实上,说出“假的”那两个字之后,孟劲松就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后头的话完全不经大脑,像是喉舌记忆、机械涌出,而脑子里一节一节,仿佛有什么东西连环爆开。 因为低头的时候,目光自然而然,被下方的两处亮给分了过去。 一处就是孟千姿,她打着手电,仰头向上,身后站着裹着雨衣、头身挂满泥浆的辛辞。 另一处,非常巧,来自于他光源斜向下、随意搁插的的那把手电——光柱的尽头恰打在坡底的泥塘子边,照出一个软塌塌趴着的人的上半身。 趴着的人,自然是看不清面目的,但只看那衣着发型,孟劲松就知道:这个人是辛辞。 那么,现在站在孟千姿身后的那个人,是谁? …… 电光石火间,孟劲松反应过来,迅速改口,喝了句:“狐媚子上腰了!” 话音刚落,孟千姿面色一冷,身子往右前方斜扑,与此同时回首扬腕,节竿甩出近两米长,带着飒飒风响,如同刚劲的软鞭,向着身后那人直抽过去。 解放前,国内许多老行当,尤其是干没本钱买卖的,都有属于自己的行话切口,又叫唇典,譬如“扯呼”指逃跑,“摘瓢”指割脑袋,“土条子”是蛇,而“海条子”叫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