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梁国易主 (第4/5页)
,只有皇弟,所以这份,是通用诏书。 皇后到此方悟,皇上会任命一个窝囊废做摄政,就是为了引人不满,引人篡位,因为,那天晚上在勤政殿,皇上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他决不做梁氏皇族的千古罪人,他决不做梁末帝 皇后抱着密旨泣不成声:皇上,您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不做末帝不做降君您解脱了,臣妾却如何是好呢? 待哭泣稍定,匆忙打开另一份密旨。只扫了一眼,皇后就惊住了,这份竟然是下旨查抄威远侯沈府的诏令,且注明,待沈府之人下狱后,全部秘秘密处死,一个不留。 为什么呢?皇后并不是怜惜沈家人,而是有点想不通。 若说沈家通敌叛国,并无明证,至于通敌嫌疑,上京豪族世家有嫌疑的多了去。像沈家的姻亲刘家,就有个女儿在赵宫为妃,不是比沈家更有通敌嫌疑吗?为什么皇上独独容不下沈家,临死之前都要特意留道密旨将沈家灭门? 皇后并不笨,用排除法将其他理由一一排除后,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小太子还活着,而且跟沈涵净在一起,此刻正躲在某个安全的地方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所以,要先灭掉沈家,免得有一日,沈家挟太子以令诸侯。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对已死的梁孝帝,皇后不免有些怨恨:既然不放心沈家,不为什么不干脆连沈涵净一起杀了,还让她护着太子出宫?太子从几个月起就养在自己身边,认她为母,皇后自认比沈涵净更能照顾好太子,娘家也更有势力,能扶持太子在异地继位,慢慢收复京师。 纳闷之余,皇后恍然了悟,梁孝帝也许不信任沈家,但他更不信任曹家他没有下令抄没曹家,是因为他知道,一旦上京沦陷,皇后和皇后的娘家曹氏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