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8章 上京不是一日建成 (第2/4页)
固,使得水不能冲垮,而由坝顶流出。 整体是成坡度式的,第一层高于第二层,这样可形成两道防护,显然更安全。 而且也更有利于灌溉。 这个方案是关宁跟多位水利官员商议后的结果。 第二道采用草木混合桩坝,一层草一层土逐层叠筑,再加上木桩,这个方案是陈煊提出,正是因为这个提议,关宁才将其提拔到漕运使的位置上。 这是一位真正懂水利的官员。 看似简单的材料,其实足以用来充当第二道堤坝,草木混合桩坝本身具有弹性和阻力双重效用。 更重要的是草木混合桩坝并非严密的结构,水能通过草层少量的流出,使之有节制的流出长时间的灌溉农田。 而更多的水则是蓄在第一道坝内,在有大量需要的时候,可开闸放出更多的水。 这个设计更有保障,也更科学,能够发挥出水库的实际效应。 这些都没有什么疑问。 根据规划草木混合桩坝已经开始施工,只需要熟手泥工就能做到。 最大的难点是第一道坝。 既然是蓄水,必须要保证永久性的坚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若遇雨季,洪水到来,水坝直接被冲塌,积蓄瞬时倾泻而出,后果会更加严重! 这也是困扰古代无法修建大规模水库的主要原因,因为技术壁垒! 朝中有一位治水官员,本身还是都察院御史的王承恩提出一个方案。 要说这王承恩也是个能人。 他是前朝遗留下的官员,又有南方莲阁清流党的背景,新朝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