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4章 意外所知 (第1/4页)
“为什么?” 关宁平静道:“模具制作方面已经很成熟了,其他还有什么问题?” 他跟袁温边走边探讨着。 袁温是火器营统领,其冶造局副局丞的职位还兼任着,就负责火炮打造,更加方便。 “问题很多。” 袁温沉声道:“模具浇注不太稳定,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需要随时改进,打造一门火炮周期太长。” 关宁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纯粹手工自然做不到流水线上的精准,首先做出来的模具就不可能保证一致。 模具不行,做出来的火炮自然不行。 哪怕是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效用,尤其是药室,身管等重要部位稍有不对,就有可能炸膛! 这是一个在明清时期都无法攻克的技术难题。 火炮想要把炮弹打出去,就要装填火药,炮弹越重,火药越多。 如果火药装少了,产生的冲击力根本不足矣把炮弹打飞出去,没准炮弹刚出炮膛就掉到了地上。 可能这炮弹最大的威力也就是砸人脚了。 想想这是多么尴尬的场面。 可要是装多了,由于炮管是一个封闭空间,就会内部爆炸,即炸膛! 炸膛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在使用火炮中,因炸膛发生的惨剧很多。 因而每一门火炮在正式投运前,都会经过多次试验,找寻最合理的火药使用范围和上限。 又要保证威力,又要保证不炸膛,这就很难做到。 再有制作泥模就很麻烦,耗时极长,好不容易做出来,可能就不能使用。 所以,从火炮正式生产到现在,只算能真正投入使用的,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