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第一驸马_第815章 从根源上改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5章 从根源上改变 (第2/4页)

声大,雨点小。

    并未真正执行下去,当时更是引得各地考生大规模罢考,迫不得已之下,雍正还把当时负责推行新政的主官推出来处置,以平息节奏。

    那时,这项政令实际上已经夭折。

    而到乾隆即位后,更是直接取缔。

    为何?

    根源其实就是赵南星所说的。

    科举制是朝廷选拔官员的根本制度,再进一步说,是对千年科举制度传统的挑战,是损害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体系。

    权力阶层的科举考试以儒家为基本内容,所以儒家和权力的关联是通过科举来实现的;

    科举对于从事儒业的人来说是一条“利禄之途”,如果科举制度被破坏,也就是切断了儒家和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那么儒业之无人问津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么,朝廷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统治体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整个社会丧失了制度体系运转的基石。

    这便是治天下再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矣。

    其意为,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得到民心,读书人是优秀的百姓,得到读书人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民心。

    而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取消读书人的特权,只要推行,必然不会支持,那便得不到民心。

    这是永远不可能调和的矛盾。

    “您可能不太清楚。”

    赵南星开口道:“有很多宁愿不做官也要反制的,您离开南方后,不少官员都这样做了,空缺职位很多,臣可真的是想尽办法找人来当官。”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最终朕找来的,都是出身贫寒清苦之家的读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