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两千公里外_爱在两千公里外 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爱在两千公里外 第42节 (第3/8页)

震个不停,他懒得理会,无非是陈锋那个臭小子,烦得要死,谁要是跟他搭上话了就像湿手搭面粉,甩都甩不掉,估计是在德国那几年憋坏了吧,何况老爹老妈现在都还在北京,他一个人生活,

    说到陈锋,周荣躺在椅背上看着萦绕在车顶的烟雾,这小子还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十八岁就远渡重洋到德国学医,结果读完博士直接回西北老家了,还是儿科医院,他父母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崇尚独立,家里每个人的事都与其他家庭成员无关,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所以老两口听说他回西北也只是云淡风轻地表示知道了,并给他寄来一封家书,只有一句话: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呵陈锋,看不出来啊,你觉悟这么高呢?”

    老谢看完啧啧称奇,把陈锋拎过来颠来倒去检查了半天,揪揪头发扯扯耳朵,看是不是能抖搂出一块叫作“待之有为,必报中华”的电池。

    “有些事儿总得有人做,有些地方总得有人去啊!谁让我优秀呢!”

    陈锋当时那个美啊,捋一把头发,桃花眼笑得弯成了一条线。

    “有些事儿总得有人做,有些地方总得有人去。”

    这话十九岁的周荣也说过,当时确有几分真心,少年人有的是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热血,这不难,难的是十年饮冰热血未凉,

    人生之路太漫长,漫长到走着走着就丢了初心。

    如今没几个人记得他周荣还有这么少年意气的时候。

    要问他为什么当医生?因为赚得多啊,有社会地位,有娇妻良配,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建设家乡?笑话,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谁也别埋汰谁,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称呼他挺喜欢,大家都活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