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节 (第3/6页)
听父皇说,姨母平素很少于诗文上用心,只做每年元宵佳节的应制诗,句律严整合乎官体。” “但姨母擅点评拣选诗文。” 姜沃:谢谢您,陛下,没有直接跟孩子说我的真实水平。 太平边说已经边溜到了婉儿身边:“姨母,我跟婉儿出去瞧瞧好不好?母后说了出门就是要长见识。” 姜沃无奈:“去吧。” 太平和婉儿手拉手出去玩了,姜沃便拿过方才婉儿在看的诗词,开始欣赏初唐三杰加一个杜审言的作品。 姜沃看到杜审言的诗文,忽然想起杜甫夸自己祖父的一句诗:“吾祖诗冠古”,嗯,怎么说呢,可能是祖宗滤镜吧。 她将诗文教给崔朝帮忙收起来,她则坐下开始给媚娘写信——否则方才太平磨的一‘缸’墨也太浪费了。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长安城紫宸宫中,帝后亦赞叹道:“好诗。” 闲话过后,媚娘又特意跟皇帝说起一事:“她此番出行,若是走寻常驿站传递公文信函,只怕有延。我想着动用飞表奏事,陛下觉得如何?” 寻常的传信之法,媚娘都已经摄政了,自不必跟皇帝再说。 但这飞表奏事,又不同了。 这是从前先帝跟皇帝,特有的传信方式—— 贞观年间,先帝亲征高句丽时,有段时间太子是留守定州的,父子一人分别之际,李治落泪道想常往高句丽递奏,欲知父皇起居安康。先帝即准,又因行军途中不定,特创飞表奏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