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节 (第2/5页)
厚纯恪,朕此番巡幸洛阳,就将太子交给大将军了。” “正如当年父皇将朕交给大将军一般。” “朕相信,大将军既能辅佐朕,也能辅佐太子。” 李勣:…… 这,他根本不是东宫属臣啊,这是什么突如其来的沉重负担啊。 * 这世上的悲喜总是不相通。 在李勣大将军突然接到一个‘泰山压顶’般的重任时,姜沃则接到了一个惊喜。 龙朔元年二月的贡举,多了一门特科——童子科。 童子科,是取实年十二岁以下的‘年幼才俊、能通典籍者’入国子监或是弘文馆。 皇帝是年后忽然想起,要选几个年龄相仿的少年天才,入东宫伴读。 故于正月召礼部尚书许圉师,令他在今岁科举再加一门童子科。 而今日,姜沃在礼部‘童子科学子’的名单上,见到了一个她等待已久的名字。 华州华阴人,杨炯,年十一。 第139章 帝后教子 贡举事已然归于礼部,姜沃想要去看童子科考,就先往紫宸宫去请帝后圣意允准。 童子科属于特科,极少设立,自大唐开国至今,不过开过三回科考。 因此,姜沃提出想去看,帝后也只当她是对神童有好奇心,很随意便准了。 横竖童子科的考试过程也很简单,不会涉及什么贡举透题——只是在《九经》里,随意抽十篇,令童子默写,之后知贡举会再从经义言论中,挑几句令童子们解一解就算完了。 * 今岁皇帝过了正月才下旨要开童子科,明显没有给京外的‘神童’们留时间入京报名参考。 可见圣意便是择选京城(或年节下归京述职)的朝臣子弟中,与太子相仿的年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