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六十三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上) (第4/10页)

甚至的重要性上可以排到前几。

    它的意思指的并不是拆散CP,而是一种组合现象。

    其中P指的是宇称,C则是电荷。

    在很早很早之前。

    有一位女数学家诺特提出了一个诺特定理,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对称对应着一种守恒。

    她将世间的守恒情况描述为三种:

    时间平移对称对应着能量守恒。

    空间平移对称对应着动量守恒。

    空间旋转对称对应着角动量守恒。

    这三种对称与守恒的关系现今是被认可的,也是一切的万恶之源。

    在诺特之后。

    另一个物理学家维格纳发现还存在一种对称,也就是镜像对称。

    比如你的左右手,或者你和镜子中的你。

    他认为这种对称也应该存在一种守恒,维格纳他把这一种守恒称之为宇称守恒,也就是parity。

    后来物理学界在在电磁相互作用以及强相互作用下的物理实验中证明了宇称守恒的准确性,于是就认为宇称P确实是守恒的。

    但在1950年前后。

    杨老还有李老发现了一个问题:

    弱相互作用的宇称守恒并没有实验可以支持,于是他们就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看法。

    随后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在钴的衰变反应中发现了宇称不守恒,杨老还有李老因此快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从发表到获奖时间最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如果以上这句话难以理解,这里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镜子大家肯定照过吧。

    你摸脸,镜子里的你也摸脸;

    你做鬼脸,镜子里的你也做鬼脸。

    这就是宇称守恒,但这是只在宏观出现的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