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百六十三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三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上) (第5/10页)

象。

    在微观中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有时候你摸脸,镜子里的你竟然在摇花手。

    这就叫宇称不守恒。

    杨老的宇称不守恒就是预言了微观中你在镜子内外有可能动作不一致,这个反常现象最终被科学实验证实。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这个宇称不守恒的应该是红楼梦的贾瑞,可惜曹雪芹去世那会儿诺贝尔奖还没出生,咳咳.....

    至于电荷不守恒也差不多同理,不过它的正式名称叫做电荷宇称不守恒:

    一开始物理学界认为电荷宇称守恒,结果1964年的时候克罗宁和菲奇在K介子的放射性衰变中,发现了K介子没有遵循已有的镜像对称和电荷对称。

    因此这个C P,就是双重对称破缺,也叫CP破坏或者CP破缺,具体看个人的叫法。

    顺带一提。

    解答对称性破缺的人正是此前在霓虹进行实验的小林诚,他和他师兄益川敏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很有名的小林-益川理论。

    视线再回归现实。

    听过波利亚科夫的问话后,杨老拿起报告再看了几眼,说道:

    “......大家应该都知道,CP破坏虽然是个常见的词组,但目前同时符合双重对称破缺的粒子并不多。”

    “很多时候破缺的都是宇称守恒性,而非电荷宇称,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

    “能够发生电荷宇称破坏的粒子,数量上是可以统计的出来的。”

    威腾听懂了杨老的意思:

    “杨,所以你觉得可能是哪种微粒引发了电荷宇称破坏?”

    杨老看了他一眼,思索道:

    “π介子肯定是不可能的,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