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七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5/7页)
本来好好的制度,因为僵化滋生了贪腐,再败坏了吏治,那不就成了喜事丧办了吗? “嗯。”朱祁玉沉思了片刻说道:“那就一次给付吧。” 朱祁玉是个很现实的人,祥瑞,更确切的说专利这东西,能确定为技术付费已经是极好的了,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朝廷肯为技术付费,那就算是成功。 制度都是随着大势一点点改变的,眼下大明朝廷并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没有能力保障专利授权费能够顺利流入钦天监和十大历局,反而不如简单点,朝廷一次给付。收了那么多的税,不就是用在这些地方吗? 朱祁玉对姚夔并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他的确不如胡濙,但胡濙已经走了,姚夔也够用了,又不是皇帝亲手诛杀稽戾王那等大事,姚夔的能力才情绰绰有余。 廷议比较为难的第二件事,则是关于第二批迁民之事,迁往辽东、迁往鸡笼岛,辽东为八十万,鸡笼岛为一百万,这加起来就一百八十万口,这可不是小事,去鸡笼岛还好说,毕竟气候要比辽东三省好得多,而且鸡笼岛的琉球巡抚陈镒,对鸡笼岛的开发有奠基之功,陈镒更是把自己埋在了大小琉球。 辽东三省巡抚商辂刚刚上任,辽东开发也才刚开始。 最后迁往辽东的人丁这八十万人,从一年展期到了三年,这给在辽东搞开发的商辂出了不小的难题。 廷议的第三件事,则是关于重开西域的西域行都司,官道驿路的修建并不顺利。 天山以南还好,天山以北,地广人稀,而且瓦剌人活动频繁,驻扎在轮台城的长征健儿,数次和瓦剌人交锋,将瓦剌人赶出了阿拉山口,并且在阿拉山口建立了城关,算是将天山以北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