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九百七十七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七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6/7页)

数纳入了大明的治下。

    吏部尚书王翱提议,日后流放犯人皆流放天山以北屯耕,遭到了一阵口诛笔伐之后,这个毒策最终还是通过了廷议。

    不吃几年沙子,不知道安稳日子来之不易,凡是能够得上流放罪名的官吏,流放阿拉山口,既能增加西域诸地的汉化程度,又能增加西域都司的统治稳定度。

    至此,大明一共有三个流放之地,一个是最北边的格布特岛,北纬55°,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春季,冬季长达九个月,春季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最为苦寒;第二个是最西边的阿拉山口城镇西关,远在天山以北,距离大明京师大约7160里;第三个是大明最南端的爪哇流放地,这个是流放海外,但是因为旧港宣慰司的存在,流放爪哇可比流放格布特群岛和阿拉山口镇西关要舒服的多。

    “襄王殿下请命前往西域,王化西域。”宗人府卿忠国公石亨,又提出了廷议最后一个议题。

    朱祁玉摇头说道:“朕今秋要南巡,他走了谁来监国?”

    朱瞻墡之所以想去西域,就是不想监国,但是皇帝不答应,朱瞻墡就只能继续留在京师。

    “陛下,西域急报。”兴安将塘报放在了朱祁玉的面前。

    朱祁玉打开一看,有些疑惑的将塘报递给了于谦说道:“康国在阿拉山口镇西关对面建了一座雄关,和大明的镇西关面对面了。”

    “嗯?”于谦看完了塘报,也是一脸的迷茫,草原人最难处置的地方就在于草原人行踪不定,骑着马跑的比兔子还快,阿剌知院那是没地方跑了,被大明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发力,堵在了阿拉和林。

    匈奴、突厥都是如此,跑的贼快,大唐都追到了波斯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