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3/5页)
文科书,偶然有个别字漏字,有时候影响不太大。 但《算经》可就不是了。 近来国子监学子们是飞速抄书中,更有许多学子发动钞能力雇人抄书,给足了钱让人通宵达旦尽快抄给他。 忙中出错也是难免的。 近来就有几十个学子,为了一道算经上的题不对,一路吵到国子监算学博士(讲师官职)那去。 吵了半天,发现原来他们是一条抄书链,从第二个人开始,就抄错了行…… 姜沃想到他们耽误的复习时间,感慨道:好惨。 雕版印刷的好处又多了一条:印刷版的出错率低。 姜沃便问崔朝道:“我记得你在长安东市也有一家印刷铺吧。” 崔朝很快领会她的意思:“你是说,在洛阳也设一家?” 姜沃颔首。 这会子设印刷铺,完全不愁没有市场。 只愁印不过来。 而且设一家印刷铺,也方便将来她印各种传奇故事。 说来,不知文成和鸣珂的故事写的怎么样了…… ** 这夜,因安安留在宫里住,姜沃索性就继续加班。 万事开头难。 十月里是吏部第一回 ‘资考’。 哪怕已经定下了总纲,但每日总有无数新的实际cao作细节,需要吏部官员来敲定安排。 这两个月来,王老尚书几乎每日都带着姜沃和裴行俭两人在开会。 到了暮鼓时分,再每个人分一分桌上的公文——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